学校主页
长大风采

教师节特辑| 杨波:做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追梦者

发布时间: 2021-09-14作者: 郑奋韬来源: 宣传部浏览次数:

杨波,1975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员,长沙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教师。2020年湖南省科技创新引进人才,长沙学院电气工程学科方向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长期从事大电网安全稳定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工作。历任华中电网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博士后,湖北省电力公司高级工程师、武汉大学研究员、长沙学院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主持和参与华中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发电集团等科研课题二十多项,获华中电网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排名第一)、三等奖2次,获软件著作权2项,编写行业标准1项并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实施,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SCI检索6篇,EI检索25篇),解决了电力系统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

故事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电力学术界和工业界不断探索、努力攀登的电力科技制高点。二十年来,他长期从事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互联电网区间振荡控制、广域电力系统安全防御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项。在电力系统一线,他主持和参与华中电网、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发电集团等科研课题二十多项,解决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领域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华中电网、湖南电网、湖北电网等。他就是长沙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教师——杨波。

01坚守初心 科研自立解决难题

“科研来自于生产,也必将应用于生产,对电气工程学科来说尤为如此”,杨波教授对此深有体会。二十余年如一日,他一直奋斗在电力系统科研的第一线,靠的就是对电力系统的热爱和科研报国的初心。作为电气工程学科方向带头人,他不仅注重从实际电网中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凝练科学问题和确定科研选题,还注重坚守科研初心和坚持科技自立,用创新性思维解决电力系统实际工程难题。由于不懈努力和执着坚持,他突破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领域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解决了华中电网、湖北电网等多项生产技术难题。为了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和促进电气学科发展,他经常以时不我待、夜以继日的精神开展科研工作。电信学院院长朱培栋教授多次评价道“不管专业技术报告或科研任务发给他的时间有多晚,杨教授总能在第二天清早前完成好”。他克服学科科研底子薄、科研设备落后等困难,提出对接国家战略、对接区域经济的“两对接”差异化科研发展思路,使电气学科发展面貌焕然一新。2020 年,他主持的电力系统多域安全防御的课题通过了以院士为主任的专家组鉴定,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电力系统攻击与防御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实现了学校电气工程学科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2020 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省一流本科专业。

杨波教授多次提出“学科要发展,必须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高起点建设科研基础平台和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为对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他倡导成立了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筹划建设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安全防御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提供基础平台支持;推进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对接湖南省和长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国家级科技园区,与三一重工、威胜信息等国际或国内领军企业开展全方位科技合作。他还非常注重学术梯队建设,关心年轻科研骨干的成长,建立了电气工程学科科研例会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研讨,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结合学术特长为年轻博士开展科研选题、规划稳定且可持续的研究方向。电力系年轻博士于佳琪老师这样评价:“每一次与杨教授进行科研探讨,他总能让我茅塞顿开,为困惑我许久的科研难题给出可行的研究思路和方案”。经过努力,学院的科研氛围逐渐增加,科研实力显著增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长沙市科技重大专项等一批科研项目顺利获批。他本人获评“湖南省引进 100 个科技创新人才”、校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与立项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电气工程学科科研例会)

(电气工程学科学术交流会)

02教书育人 以身作则甘于奉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国提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国家战略,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对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气工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学好电气工程,本科教育是核心。”即使科研工作再繁忙,杨波教授依旧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主讲《新能源发电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专业主干课程。除了课本知识,他力求使所讲授的内容包含低碳电力系统、电力系统复杂控制等最新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同时还注重将科研成果贯穿在教学中,将电力系统现场实践碰到的问题、案例等,融入到课本的理论当中去阐释。2017 级电气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国网鹰潭供电公司的王帮松同学由衷的感谢道:“在供电工作中所用到的专业知识和方法,杨老师在授课和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都有详细讲到,这些知识让我快速适应了新工作,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他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影响了我,让我获益良多。”

尽管科研任务很重,杨波教授还在积极思考开设碳中和通识课程,撰写低碳电力系统著作,他说“国家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原有的《新能源发电技术》教材需要与时俱进,我必须把这几年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技术研发、经典案例等进行整理和总结,这是培养一流人才的需要。” 最近,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要求加快制定碳中和领域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一批国家级碳中和相关一流本科专业,加强能源碳中和、资源碳中和等相关教材建设。他说“我们要超前开展碳中和教材建设,做好技术和人才储备,条件具备时要开设碳中和通识课程。”

杨波教授非常重视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他说“本科毕业设计既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和提炼升华,也是对未来科研工作和就业工作的一次模拟”。他强调毕业设计选题要根据学生兴趣、长处和就业规划等综合确定,对于即将在电网公司工作的学生要选择贴近电力系统生产实际的课题,对于准备继续深造的学生宜选择来自于纵向科研项目、有一定技术难度的课题,做到因材施教。2017级电气专业毕业生、现就读广州工业大学研究生的梁思思同学非常感激的说:“杨老师作为我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从前期选题、研究指导、论文修改等方方面面给予了我很细致的帮助,论文定稿阶段还细心认真、逐字逐句的加以审阅和修改,杨老师严谨教学态度、渊博学识以及敬业精神影响了我并激励着我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攀登。”

科学追求永无止境。成绩属于过去,展望未来电力系统稳定控制领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碳达峰与碳中和国家战略和学校“三升三大”发展战略为电气学科的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杨波教授将和他的团队,继续攀登电力稳定控制这座高峰。

记者手记:

杨波教授说:“作为长大人,要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学校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要选准方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研工作,以差异式发展获得比较竞争优势,争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解决国家“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做出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贡献。”

在杨波教授看来,解决国家“卡脖子”的难题,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的使命,而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使命。解决科研难题,培育先进人才,这是杨波教授一直在做也会继续做下去的事情,相信在杨波教授的带领下,学校的电气工程学科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编辑:李冬冬

审核:肖 雄

上一篇: 教师节特辑 | 王文钦: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榜样老师” 下一篇: 教师节特辑 | 冯璐:润物无声如春雨,琢璞成器似巧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