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长大风采

张志元:田间地头的守望者

发布时间: 2018-04-11作者: 吕凌棘 程晶晶 刘虓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来源: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浏览次数:

初次见到张志元教授,是在理工楼的阳台上。简单寒暄后他迫不及待地向我们介绍:“这是生环学院的一座小型暖棚,如果你们明年再来,就能看见我二次研发的成果了!”

现年61岁的张志元是我校生物与环境工程系教授。从2000年起,他便一直致力于植物营养剂的研究,至今已有十八个年头了。“把知识学踏实,看到事物才能有敏锐的眼光。”他告诉我们。采访中,笔者对此感悟颇深。

草衣木食 筚路蓝缕

从幼年到少年,张志元一直生活在乡村,这使得他与大地的关系密切,愈靠近大地,愈能获得踏实的力量。1979年,张志元在湖南农学院常德分校念完大学后,又先后在湖南农学院、湖南师范学院、沈阳农业大学进修,从事于植物病理学研究。2002年他调入长沙学院。在这里,他书写了一部属于他的植物营养剂传奇。

在化肥问世前,农作物主要的肥源是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制作的堆肥、氹肥等。这些有机肥源必须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发酵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但这种方式受环境影响大、耗时长且效率低。2000年,高效、环保、安全的叶面肥——植物营养剂的研制热在国内持续升温。此前一直研究柑橘病害防治的张志元想,能否从柑橘树中找到能发酵的菌种制成植物营养剂呢?2001年,他主持的植物营养剂的研制与应用项目获得教育部重点项目立项。从此,他一头扎进了漫长的科研之路,这一走,就是十八年时光。

这十八年里,他甘心像田野里的水稻一样,风吹日晒,守望一条并不平坦的植物营养剂研究之路。作为学校的科研引路人,他立足长沙本土,引进全国各地的菌种进行分离、纯化、鉴定。“一批样品必须在两三天内处理完,否则,采集的样本就会发霉,增加分离、纯化的难度。”张志元告诉记者,“一次实验下来往往腰酸背痛,可我乐在其中。”

学生曾煜彤跟随张志元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营养剂对杜鹃叶生长的影响》,张志元扎实钻研的精神让她印象深刻,“有一次我跟张老师一起去望城的试验田喷施植物营养剂,夏天热得出奇,我感觉非常难受,但老师挽起裤子就下田了,没有丝毫犹豫。”

潜心守望 终有所成

自2000年起,学校实验室、室外试验田里时常能看到张志元的身影。从田间到地头,他像一个最普通的农民,却做着最专业的科研工作,因此被人们称作“田间教授”。从原始发酵菌种的筛选到优质实验稻米的种植,每件事情他都亲力亲为,带着助手或学生忙碌在科研第一线。

刘斌是张志元的助手,他回忆道:“有一段时间,我们上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吃饭,品尝各种不同的米饭,然后选出口感最好、质量上乘的稻种来进行植物营养剂的实验。”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植物营养剂的作用,张志元亲自选择了20种稻谷,在精心栽培下层层淘汰。为了确保从广东梅州采集的样本分离到足够多的菌种,他采取根、茎、叶、花、果分别进行分离,对每一项数据都进行监控,尤其是在放假的时候更是不敢放松。好几个春节,张志元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待在实验室中与他的“宝贝”菌落一起过年,窗外是喜气洋洋的万家灯火,窗内是一盏孤灯、一只勤奋的笔。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6年,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张志元团队在5000多份样本中发现了唯一一株适合工业发酵的柑桔内生枯草芽孢杆菌YS-45新菌株,生产出了一种新型肽类氨基酸叶面肥,能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2009年,团队中唯一的在校大学生游勇以项目成果为基础,创办了长沙健硒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南、广西等地推广“高必需氨基酸大米专用植物营养剂”,大受欢迎。2010年,长沙隆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采用该技术生产植物营养剂,获得全国经销商的高度认可。2010年至2014年,张志元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及省级“科学进步奖”二等奖,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农业达人”。

“热爱了一辈子的事业,说什么都不会放弃。”

张志元的书桌上有一个小小的放大镜,这是他日常工作的必需品。“年纪大了,眼神不好,所以买了个放大镜来看字。”张志元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有人问他:“你这么成功,怎么不到企业兼职呢?那样既轻松又能赚钱。”他说:“学校的岗位已经可以保证我的基本生活,钱跟空气一样,够用就好,没有必要过多追求。我热爱研究,这些精神食粮支持了我几十年,并且以后还会支持我走下去。”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鲁双庆对张志元敬佩有加,“张教授各方面都很优秀,他不光专注于本职的教学工作,关爱学生,投身公益,对学生的未来、学院的发展都非常关心。”作为我校科研工作的领头雁,张志元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取得的科研成就,更在于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鼓励科研路上的年轻人,把刻苦、专注的科研精神传承了下去。“有些人会觉得科研枯燥无味,但张教授却觉得科研愉快而有趣。这种态度是我们打造科研平台、培育科研团队过程中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体制内退了休,但我的精神不会退休!”张志元这样选择了他的生活。下一步,他要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热爱了一辈子的事业,说什么都不会放弃。”抚摸着自己的科研笔记,张志元感叹道。


 

张志元(右)与学生在实验室

编辑:肖燕芳

审核:栾悉道 谷建春

 

上一篇: 胡友慧:我和辛追对过话 下一篇: 尊德修业 潜心育人